药剂百科
过滤工艺主要包括:深层过滤、表面过滤和膜过滤
来源: 时间:2022-08-11

         过滤是去除悬浮物,特别是去除浓度比较低的悬浊液中微小颗粒的一种有效方法。过滤时,含悬浮物的污水流过具有一定孔隙率的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介质表面或内部而除去。过滤工艺主要包括深层过滤、表面过滤和膜过滤三类。在深层过滤中,水充满滤料的空隙,悬浮物被滤料表面所吸附,或在空隙中被截留;在表面过滤和膜过滤中,水通过滤膜,同时悬浮物质被滤膜(滤层表面)阻隔而与水分离。

        深层过滤是饮用水处理的一个基本单元工艺,现已广泛应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中,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包括颗粒状BOD),使水更澄清。深层过滤的功效,不仅在于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而且水中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随水的浊度降低而部分去除。至于残留于过滤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的保护过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深层过滤同时也可以作为膜过滤的预处理步骤。

        近20年来发展的许多过滤技术,已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根据滤池层厚浅层、常规及深层滤床)、使用滤料(单双层多层滤料)、滤料是否分层以及操作方式(上流式和下向流式)等不同,滤池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对于单一、双层交替式滤池,根据驱动力的不同进一步分成重力式滤池和压力式滤池。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滤池包括普通快滤池、压力滤池等。近年来合成滤料滤池也用于废水处理中。

        1. 普通快滤池是常用的过滤设备。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滤时,废水自进水管经集水渠、排水渠进入滤池,自上而下穿过滤料层、垫料层,由配水系统收集,并经出水管排出。经过一段时间过滤,滤料层截留的悬浮物数量增加,滤层孔隙率减小,使孔隙水流速增大,其结果一方面造成过滤阻力增大,另一方面水流对孔隙中留的杂质冲刷力增大,使出水水质变差。当水头损失超过允许值,或者出水的悬浮物浓度过规定值,过滤即应终止,进行滤池反冲洗。反冲洗水由冲洗水管经配水系统进入滤池由下而上穿过垫层、滤料层,最后由排水槽经集水渠排出。反冲洗完毕,又进入下一个过滤周期。

         2. 压力滤器:重力式滤池主要用于处理大型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处理,此外还有压力滤池,一般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与重力式滤池不同的是,压力滤池是封闭的有压容器,进水用泵直接打入,滤后水常借压力直接送到用水装置或后面的处理设备中。压力滤池的内部构造与普通快滤池相似,滤层厚度通常大于重力式滤池,允许水头损失一般可达5~6m。分为竖式和卧式两种。

        3.合成滤料滤池是最初在日本发展的一种工艺,目前已应用于废水处理。高效多孔合成滤料由聚氨酯制成,直径约30mm。实验室中,其球形滤料堆积的孔隙率为88%~90%,滤料在滤床中的孔隙率约为94%。成滤料滤池有两个特点(图2.32)缩滤料可以改变滤床礼隙率;滤层的深度可以通过上下两块多孔板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在高孔隙率下,滤速可达400~1200L/(m2·min)。在过滤模型中,二级出水从滤池的底部进入,经过滤料层向上流动,从滤池的顶部排出。反冲洗时,将上层多孔板的位置调高,反冲洗水进入滤池,固定多孔板的左、右两侧依次通入空气,使得滤料运动翻滚。由于滤层空隙中水流的剪切力和滤料颗粒碰撞摩擦,滤料颗粒得到冲洗。反冲洗过程完成后继续进行过滤操作,将滤池出水阀门打开,并将调高的多孔板降回到原来过滤的位置。

        4.膜过滤工艺

       膜过滤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体中的成分进行选择性过滤的技术。膜过滤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  (RO)、扩散渗析及电渗析(ED)

       通常来讲,根据需要去除的杂质或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以选择对应的膜技术。电渗析能去除水中粒径为00001um的颗粒,但水中离子需带电,因此电渗析局限于去除带电杂质,而对于病菌和大多数有机物则效果差。微滤和超滤去除颗粒粒径较大,但运行所需压力低,膜的成本低。它对水中病菌提供了一个静止的阻挡层,因此病菌残留下来的机会少。纳滤和反渗透的作用原理是由扩散和筛分控制,经吸附水层作用可去除离子型无机物,它们分离粒径直径小,而且对病菌、有机物和无机物均有效。如果重点要求去除水中的盐和金属离子,就应选用反渗透和纳滤;如果重点要求分离去除水中的细菌,选用微滤更为合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