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百科
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
来源: 时间:2022-06-12

生物膜的培养常称为挂膜。挂膜菌种大多数采用生活粪便污水或生活粪便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由于生物膜中微生物固着生长,适于特殊菌种的生存,所以,挂膜有时也可采纯培养的特异菌种菌液。特异菌种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活性污泥混合使用,由于所用的特异菌种比一般自然筛选的微生物更适宜于废水环境,因此,在与活性污泥混合使用时,仍可保持特异菌种在生物相中的优势。

挂膜过程必须使微生物吸附在固体支承物上,同时,还应不断供给营养物,使附着的微生物能在载体上繁殖,不被水流冲走。单纯的菌液或活性污泥混合液接种,即使固相支承物上吸附有微生物,但还是不牢固。因此,在挂膜时应同时投加菌液和营养液。

挂膜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闭路循环法,即将菌液和营养液从设备的一端流人(或从顶部喷淋下来),从另一端流出,将流出液收集在一水槽内,槽内不断曝气,使菌与污泥处于悬浮状态,曝气一段时间后,进入分离池进行沉淀(0.5~1h),去掉上清液,适当添加营养物或菌液,再回流人生物膜反应设备,如此形成一个闭路系统。直到发现载体上长有黏状污泥,即开始连续进入废水。这种挂膜方法需要菌种及污泥数量大,而且由于营养物缺乏,代谢产物积累,因而成膜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0d。另一种挂膜法是连续法,即在菌液和污泥循环1~2次后即连续进水,并使进水量逐步增大。这种挂膜法由于营养物供应良好只要控制挂膜液的流速,保证微生物的吸附。在塔式滤池中挂膜时的水力负荷可采用4~7m/(m’·d),约为正常运行的50%~70%,待挂膜后再逐步提高水力负荷至满负荷。为了能尽量缩短挂膜时间,应保证挂膜营养液及污泥量具有适宜细菌生长的pH值、温度、营养比等。

挂膜后应对生物膜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所处理的工业废水的环境。在挂膜过程中,应经常采样进行显微镜检验,观察生物相的变化、挂膜驯化后,系统即可进人试运转,测定生物膜反应设备的最佳工作运行条件,并在最佳条件转入正常运行。

相关资讯